对于养鸽人来说,嗉囊炎是养鸽过程中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。无论是训放、比赛,还是日常家飞训练阶段,赛鸽都有可能出现突发嗉囊炎的情况。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赛鸽的竞技状态,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赛鸽死亡,造成不小的损失。那么,赛鸽为何如此容易患上嗉囊炎?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发病原因。
赛鸽嗉囊炎的本质是嗉囊黏膜发炎,多由消化功能紊乱、细菌感染或应激反应引发,而日常养殖中的不当操作,正是诱发该病的主要诱因,具体可分为两大类:
1、幼鸽训练方式不当
很多鸽友都希望自己的赛鸽能尽早适应飞行节奏,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因此常常急于求成,早早开始外出训放,却忽略了幼鸽的生理和心理特点。如果你的幼鸽的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消化系统、免疫系统都还在完善阶段,心理上也缺乏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,就强行带出去训放,或者训练强度过大,会让幼鸽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的状态中。这种持续的应激反应会直接导致幼鸽免疫力下降,消化功能紊乱,嗉囊无法正常消化食物,进而引发炎症。急于求成的外训,是幼鸽嗉囊炎高发的重要原因。
2、喂食操作不规范
喂食时的不当操作也是赛鸽嗉囊炎最主要的诱因,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:
①日常喂养过度,消化功能变弱
不少鸽友担心赛鸽营养不足,习惯让鸽子长期处于饱食状态,殊不知这种做法反而会伤害赛鸽的消化系统。赛鸽的嗉囊就像一个临时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仓库,长期过度喂食会让嗉囊始终处于充盈状态,消化酶分泌不足,食物无法及时消化,逐渐堆积发酵。久而久之,赛鸽的消化功能会越来越弱,一旦遇到轻微的应激反应,如天气或者环境变化,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,进而引发嗉囊炎。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鸽友常说“鸽子饿一饿没病,饱食终日易生病”。
②饮食环境不洁,引发嗉囊积食
赛鸽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卫生,直接关系到肠道健康。如果喂食的饲料存放不当、受潮发霉,或者饮水长期不更换、滋生细菌,再加上鸽舍潮湿阴暗、粪便不及时清理,这些因素会让赛鸽摄入有害物质。变质的饲料和受污染的饮水进入嗉囊后,可能滋生细菌,导致嗉囊内食物发酵、产气,引发嗉囊积食和炎症。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,这种情况更为常见,需要鸽友格外注意。
③赛前喂食过量,嗉囊压力剧增
比赛或训放前的喂食管理,是影响赛鸽状态的关键环节。有些鸽友赛前想给鸽子多喂些食,能量更足。但赛鸽上笼后,会在狭小的空间内拥挤、颠簸,此时嗉囊内充满食物,会受到挤压和震荡,不仅影响飞行平衡,还会让嗉囊压力剧增,食物无法正常下行,进而引发嗉囊炎。正确的赛前喂食应该以“半饱”为宜,选择易消化的能量饲料,避免给嗉囊造成负担。
④归巢后暴饮暴食,刺激嗉囊发炎
赛鸽经过长时间、高强度的飞行归巢后,往往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,此时免疫力下降,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。但归巢后的赛鸽通常食欲旺盛,会疯狂进食饮水。如果鸽友不加以控制,让赛鸽暴饮暴食,大量食物和水会瞬间涌入嗉囊,给本就脆弱的消化系统带来强烈刺激。这种突然的负荷会导致嗉囊黏膜充血、发炎,进而引发嗉囊炎。因此,有经验的养鸽人都会格外重视归巢后的调理,不会让赛鸽立刻大量进食。
以上几点就是造成鸽子嗉囊炎的原因,大多与人为操作不当有关。只要鸽友掌握科学的养鸽方法,注重日常管理和细节把控,就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