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季和换羽期结束后,鸽友都会面临一个难题:该淘汰哪些鸽子,留下哪些备战来年比赛。盲目淘汰或留用都不可取,关键是分清鸽子适合比赛还是育种,同时避免鸽舍拥挤。
筛选鸽子,首先要看它们归巢时的状态,累得不行的那种直接淘汰。那些总是缩成一团、翅膀下垂的鸽子也没用,可以多留意那些比赛成绩好的鸽子,这类鸽子通常更强壮。
初步筛选后,挑选一个傍晚,在天刚黑时,把所有鸽子抓一遍,重点看三方面情况:
一是羽毛。好的羽毛摸起来要顺滑,绒羽细密。羽杆要硬如木棒,相反,羽毛则应该柔软细滑如丝,并且末端变得长而尖细,鸽子有一副好的翅膀很重要。抓鸽子的时候,鸽子的翅膀越不抵制被张开,飞行起来越容易。好鸽子的翅膀被拽开后都不会往回收。
二是肌肉和身体结构。胸骨上的肌肉要结实,前胸脯得有宽度,且紧紧贴在胸骨上。抓着鸽腿把鸽子头朝下翻时,肌肉得像套在胸骨上的管子。要注意区分肌肉和脂肪,鸽子不能太胖,但有些鸽子因胸骨两侧肌肉有弹性,容易被误判为肥胖,只要它们方向感好、没其他问题,比赛中常能有好表现。另外,龙骨要坚硬,不然难以应对艰苦比赛,整体来看,身体协调、胸骨厚度适中且被肌肉包裹的鸽子才是好苗子。
三是看血液循环。这一点很少有鸽友关注,但对判断鸽子脾气或性格很关键,进而影响比赛和育种。检查时,把鸽子握在手里,用食指按在叉骨和胸骨末端的动脉上,稍微偏一点就能摸到脉搏。好鸽子的心跳要规律、不能太快,血液流动得有力通畅。要是摸不到心跳,说明血液循环差或心跳弱,这类鸽子很难在比赛中获奖,也成不了好种鸽。刚开始找动脉可能不容易,多练几次就能熟练。
全身检查完,把鸽子放回鸽棚、开开灯,还要看它们的上翅,尤其是最外侧的三根主羽,末端要直、破风效果好。
最后说鸽头。好鸽子的头要显得有活力,眼睛不停转动,好奇心强。前额要高且宽,因为鸽子的方向感和听觉相关,耳朵被堵住的话,哪怕只飞10公里也可能找不到家。额头窄、嘴和眼睛间有凹陷的鸽子,99%都反应迟钝,头太大也不正常。眼睛方面,瞳孔不能太大,大多好鸽子的瞳孔在眼中央且略靠前,能根据光线和物体远近灵活收缩、扩张,这是智力好的表现。
好种鸽头脑灵活,眼睛有神、色彩对比鲜明,嘴巴要硬且发育好,嘴的下方和两侧有小肉瘤的鸽子,繁育和遗传能力通常更强。另外,眼睛里有一两个黑点的鸽子,也大概率是好种鸽。按这些标准去筛选当年比赛下来的鸽子,基本上子代很少表现很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