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一年秋赛季,早晚家飞成了鸽舍的“必修课”。要想赛鸽飞得远、飞得稳,扎实的家飞训练必不可少。可每年这个时候,总有些鸽友心里发愁——不是别的,正是让人心疼的“撞伤”问题。轻则羽毛折损、皮外擦伤,重则断腿折翅,一羽好苗子就这么毁了,实在可惜。
我养鸽多年,也经历过几次幼鸽撞伤的“血泪史”。后来慢慢总结了些经验,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为啥会撞伤,怎么提前预防,万一真撞了又该如何处理,希望能对鸽友们有所帮助。
一、为什么会撞伤?三大“隐形杀手”要警惕
1.环境不熟,幼鸽“懵圈”
幼鸽刚出棚,对周围环境还很陌生。特别是附近有高压线、避雷针、细电线这类又细又高的障碍物,它们在空中飞行时判断不准距离,结群飞行时又容易跟风,前面的鸽子一拐弯,后面的来不及反应,一个不留神就“砰”地撞上去。
2.大风天起飞,翅膀控不住
幼鸽的肌肉和翅膀还在发育阶段,飞行技巧也不成熟。如果开家初期遇上大风天,气流一乱,鸽子容易失控,轻则翻滚落地,重则撞到墙壁或障碍物,造成损伤。
3.看不见的“空中刀”——风筝线
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忽视,但危害极大!尤其是秋高气爽时节,放风筝的人多了起来。风筝线又细又韧,挂在空中几乎看不见,但对高速飞行的鸽子来说,就像一把“隐形刀”。一旦撞上,轻则划伤翅膀,重则直接割断羽毛甚至伤及骨骼,非常危险。
二、防患未然,三招教你避开“空中陷阱”
1.早飞早安全,五点出门正合适
我现在每天五点左右就放鸽子出棚。清晨空气清新,气流稳定,鸽子精神好,飞得高、飞得远,家飞质量也高。最关键的是——这个时间基本没人放风筝,天上干净,安全隐患少,是家飞的“黄金时段”。
2.傍晚家飞别太早,五点后再放更稳妥
下午天气热,鸽子不爱飞,而且正是放风筝的高峰期。如果你家附近常有风筝飘荡,那傍晚提前放飞无异于“送菜”。我现在的做法是:下午五点以后再开棚,避开人流高峰,安全系数大大提升。
3.口哨预警,给鸽群“提个醒”
当幼鸽开始合群飞行时,我就在地面用口哨“打信号”。比如它们飞近高压线或天线时,我就吹一声响亮的口哨。久而久之,鸽子听到这个声音就会本能地警觉、绕行。这招看似简单,却能在关键时刻帮后队鸽子避开危险,减少集体撞伤的可能。
三、万一撞伤了?别慌,科学处理是关键
如果发现鸽子受伤,可以按以下步骤处理:
清洁消毒:用生理盐水或碘伏轻轻清洗伤口,去除污物。
伤口缝合(严重时):如果皮肉裂开,建议请有经验的鸽友或兽医缝合。
消炎护理:喂一点宠物用的消炎药(如阿莫西林),并在伤口撒上一层云南白药,帮助止血消炎。
单独静养:把受伤鸽子单独关在安静的笼子里,避免与其他鸽子争斗,防止伤口二次撕裂或感染。
耐心等待恢复:一般几天后伤口就会结痂,不用拆线,等完全愈合后再让它归群飞行。
家飞是赛鸽成长的“基本功”,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多一分观察,多一分预防,就能少一分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