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关综合亚军竟成“天落”?鸽主重金赎回的背后
手机上刷视频助眠,经常刷到有关赛鸽的内容,就停下来看看,有的看了有笑点,有的看了有教益,就暂存了以备有功夫“说道说道”……
素材很多,时间很少。逮着一个空闲,就掠它一篇,防止脑子生锈,也防止脱离中国鸽坛太远。
前些天有视频自己“跳”出来,在抖音还是快手不知道,也不去查,意义对我来说不大,内容倒是有意思——某鸽舍出现一羽关关快(已累计三关综合亚军)的鸽子,最后一关上笼前短训,发现状态有异(短途迟归),经济利益驱使下硬着头皮上了第四关,果然未归。看来知道“天落”在哪里了,于是上门去赎,出价10万没谈拢(打草惊蛇——简直是打“雷”惊蛇!),作罢。
次年,它的“弟弟”出了佳绩(据说获四关鸽王冠军),引发鸽主对那羽天落的怀念,复又去赎。最终“果断地”花了20万赎回来了。这个“20万”的后代,在云外水庄(有名有姓)拿了120多万。鸽主感叹:“这20万花得值!”
倘若是30年前,笔者对这故事会五体投地、奔走相告。现如今学到了冷静——默认故事真实前提下,竟冒出一串儿感想:直接用它弟弟不好吗?毕竟它弟弟成绩属实。是不是鸽主鉴鸽很厉害,先是看出它(20万)能夺冠,走眼了(走得是人眼),但是还是看准了它做种厉害,于是肯出10万赎身;它弟弟虽然赛绩了得,但是鸽主看出它弟弟做种不行?(确有这种赛绩鸽)还是天价赎哥哥……不过是不是看鸽眼预鉴的,抖音快手们都没提到,真可惜!
事情的核心在于中国鸽界历来不乏传奇故事。笔者一路看下来,即使生性顽劣惯于质疑不肯轻易跟进,那也“负负得正”学到了许多东西不是?感恩戴德!联想起早年鉴鸽大师(那时挺多,现在很少了)一针见血地指点和强调:“不看鸽眼你看什么?!”所以看不懂鸽眼,却急于想预先知道鸽子优劣和参赛成绩的鸽友也,自然想到走捷径——提了重要的鸽子,一路(甚至跨省)打听着道儿到鉴鸽大师家门,恳请大师给隆重鉴别一下,指点迷津,少走弯路。
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!”这虔诚阵仗,不由得大师不坐了马扎子精心逐羽鉴赏(别),周围早里三外三地围了业内拥趸,竖起耳朵听大师金口玉言(定生死的当口哩!)。当年有一则文字资料描述:大师从一笼外省的、预定上超远程的鸽子中指出一羽:这只能回来!
轰动声浪还没落,大师又指着另一羽:这只也能回来,但是会在刚才那一只的后面。又一次轰动浪潮!不同的是,这次浪潮后边人们七嘴八舌询问,为什么这一只在那一只后边回来?(笔者在场也会问的)大师回答:依我看(眼?),这只能回来,不比那只慢,但是这只有一根大条弯曲(受伤)了,所以它就飞不过刚才那只了(此处应该有雷鸣般的掌声,因为不在现场,资料上也没说)。
那资料是照着那次超远程已经归巢的鸽子倒叙的?还是那几只归巢鸽精准验证了大师的预测?年代久远,记忆模糊了。
不过那故事放到今天来看,颇有传奇意味。近年来局地鸽界超远程项目有所抬头,但是会有鸽友跨省(驾车)载了鸽子去找大师看看再放吗?鸽友是不是直接决定谁上笼等着看结果呢?现今的鸽友,会不会自己嘴里嘟囔:“哪里有什么大师,老子就是大师!”呢?倘若这样,当年的鉴鸽故事,传奇性就会越来越强的。
“20万赎鸽”的新鲜故事,传奇不传奇呢?答案不好说,也轮不到笔者来说,问题倒有几个:
△当场讨价还价到10万元了,能赎回的鸽子也赎不回来了;
△看出天落鸽价值的鸽主,才会泣血出高价;
△收留鸽主也能看出天落鸽价值的,给多少钱也不放手的。给得多,只能证明自己眼光“毒”;
△次年收留鸽主终于放手了,可以理解为原鸽主“钱花到了”;也可以理解为收留鸽舍作出了天落鸽的后代,甚至检验了不咋样(“20万”的弟弟都检验完毕,说明一个完整赛季闭合了),顺手捞一笔放手的。
△20万的后代挣120多万,概率是1,“孤例”性很强(孤例的故事性影响力通常都很强——譬如某个彩票店20年中出一个特等奖)20万的后代赛绩平平的概率,是99%——故事性就在这里,比例越悬殊,传奇性越强。
△这个故事通过网络传播了,速度快、范围广。何种反响?鸽界一众人从床上一跃而起,拿起手机银行卡,就去赎自己鸽舍有下落的天落鸟?还是依旧躺在床上刷手机?假若都是后者,笔者就放心了——这就是笔者写这篇小文的目的——传奇就叫它传好了……
(算答案吗?这个答案必须是大家一齐写的)
2025年8月2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