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鸽游棚,是很多养鸽人最头疼的事。尤其是那些被寄予厚望、将来要参加比赛的幼鸽,一旦飞出棚就再也没回来,实在让人惋惜。
虽然幼鸽游棚很难完全避免,但只要我们多观察、了解它们的习性,并做好“开家训练”,就能大大减少丢失的可能性,甚至做到不游棚。
一、把握好开家时机
幼鸽长到一个月大、能自己进出活络门时,就可以开始做开家训练了。
一开始先让它在望台上待几天,熟悉棚外的大致环境。之后选择傍晚时分,老鸽已经飞累、落在棚顶休息的时候,把幼鸽放出来。它会跟着老鸽在棚顶张望,慢慢辨认鸽棚周围的标志物,然后再随老鸽进棚吃食。
二、循序渐进练习飞行
这样重复两三次之后,可以提前一小时放出幼鸽,让它跟着老鸽一起绕棚飞行。
如果没有老鸽带领,有些胆大的幼鸽也能自己飞几圈再回来,偶尔也有在外过夜、第二天早上才进棚的。只要隔夜还能回来,就说明它已经认得家了,基本不会再游棚。
三、理解幼鸽的习性
鸟类天生有“生物钟”,每到傍晚就会归巢,信鸽也是一样。就像古人写的“斜日寒林落暮鸦”,描写的就是百鸟暮归的场景。
幼鸽就像贪玩的孩子,如果一大早就放出去,它可能在外玩一整天,不到傍晚不想回家。长时间待在棚外,如果遇到别家的鸽群起飞,它很可能跟着飞走,误入别人的鸽棚。
四、注意看护和天气
有些幼鸽认棚能力比较强,飞几次之后就不容易走丢。但最初几次放飞时,最好有人在一旁看着。因为幼鸽羽毛还没长全,飞行技术不熟练,有时会掉在地上飞不上来。如果是高层阳台鸽棚,没人帮忙的话,幼鸽很可能因此丢失。
另外,天气不好时千万不要放飞幼鸽——尤其是下雨或打雷天。幼鸽羽毛防水性差,一淋湿就飞不动,也容易受惊迷失。
总之,要想让幼鸽顺利开家、少游棚,关键就是要了解它的习性,耐心训练,循序渐进。加上适当的看护和天气判断,就能帮它安全地熟悉新家,成为一羽认得路、回得了家的好鸽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