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卷”时代 我们要做清醒的养鸽人

2025-08-28 10:18:06.0   (1572次)  作者:楚歌

有人爱暴烈如风的短程快将,有人喜沉稳踏实的全能选手,也有人敬佩那穿越千山万水、九死一生的超远程硬汉。赛鸽运动本就多姿多彩,赛事也不该千篇一律。短程赛事逐渐占据主流,高奖金的短程赛让人的心开始浮躁。

现在有些鸽友一见面,一张嘴就是“这鸽子值多少钱?”闭上嘴还是“我这血统多牛,祖上三代都冠军!”成绩说白了,就是一只鸽子在某个时间、某种天气、某条路线、某种状态下的最好一次发挥。它是个参考,赛场从无定论。它可以作为你的参照,对比自家鸽子来看,区别在哪?差在哪?是该照搬复制,还是该自我提升?

想复制冠军,当然没错,谁不想赢。可你手里暂时没冠军,也别灰心,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才是正道。你花大价钱买回来的“破鸟”,说不定根本不是破,而是你手法不到家,把好苗子给养废了,回头还怪卖家骗你——你说,人家冤不冤?

现在很多人骂网红把鸽价炒上天,可别忘了,不少网红也是真刀真枪飞出成绩的。问题是,太多人只看热闹,不看门道。与其整天盯着价格表,不如静下心来,学学那些真正有实战成绩的名家是怎么配对?人家用什么种鸽?那才是真功夫。

再看看咱们自己的养鸽理念:汪顺兴的“四紧四异”,丁培鑫的“差异配”,杨登元对西翁的本土化改良……这些都是老一辈鸽人用时间和经验换来的智慧结晶。可现在呢,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坐下来,一页页翻翻老经验,一羽羽看看老鸽子。

名家分享心得,本是好事,结果换来的不是讨论,而是冷嘲热讽:“老古董”“纸上谈兵”。都说“文人相轻”,咱们鸽友之间,不也常“鸽人相踩”。

就说那个“石板”羽色,当年风靡全国,如今又被不少人骂成“垃圾”。你真的搞懂“石板”了吗?灰配石板,容易出浅斑,速度常能递进;灰配石斑,出中深斑,可能递进的是耐力和韧性。优秀鸽系的建立,得有扎实的底子。有了这个基础,眼睛、羽条、骨架的优化才有意义。跳过基础,光追“神眼”,那不是养鸽,那是做梦。

为啥有些强势种鸽,到了下一代就“熄火”了?因为你没思路。一上来就硬碰硬,想中和,结果后代全是“种眼”,越配越飞不动,血太“浓”了,僵了。正确的路子是:强配次强,再往平衡走,然后适当引入弱势血统调和,一步步融合,慢慢稳定下来——这才是“活”的配对。

引进外血,更要清醒。永远要以“我”为主,为“我”所用。你是想补短板,还是想换门庭。当然也有奇迹,比如美国大卫捡到胡本淘汰的鸽子,结果飞出名堂。可人家淘汰它,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路线。外血能补缺,但不能乱补,否则丢了自家特色,就成了“四不像”。

汪顺兴的“回一回、杂一杂、飞一飞、拉回来”,说的都是一个理:养鸽要有节奏,懂融合,经得起检验,最终还能回归本源。鸽子不是商品,是伙伴,是传承。鸽友们不妨先静下心来,先问问自己:你想养出什么样的鸽子?你想成为什么样的鸽人?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