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远程坚守者 老将与他的赛场传奇

2025-06-20 06:10:24.0   (2924次)  作者:楚歌

超长距离的坚守者:80高龄鸽友罗一伦与他的远程传奇

在重庆鸽界,提起“罗一伦”这个名字,老鸽友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。他是重庆唯一一位飞出巴林左旗2000公里超远程纪录保持者,更是一位把一生都献给远程赛鸽事业的老前辈。

如今已年过八旬的罗老师,早已淡出地方赛场,但只要一谈起鸽子,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眼睛里,依然闪着光,仿佛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、“赛场点鸽”的年代。

那时候,没有高额奖金,也没有现在这么多“套路”,更没有所谓的“短平快”。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一颗纯粹爱鸽的心。他说:“年轻人养鸽子要有耐心,沉得住气,悟性非常重要。”这句话简单而质朴,背后却是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。

或许,他最担心的,就是自己毕生钟情的远程赛事后继无人。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,真正走进这项充满挑战与魅力的运动中来——毕竟,远程赛鸽不是靠一时冲动就能玩得转的。

“我拿给甘勇的5247,特比环抱了三个奖杯回来,冠军、亚军、季军都有!”说起这些往事,罗老师眉飞色舞,仿佛又回到了比赛现场。“那是北碚区第一届比赛,其中有一羽指定鸽,千公里归巢!第一年飞银川,甩了亚军整整三天,淋着雨回来的,飞行空距1030公里。”

“第二年,我又让学名去江北区参赛,结果又把千公里冠军拿了回来,连续两年拿下千公里冠军!”这话说出来,底气十足。

谈到养鸽之道,罗老师有自己的坚持。他说,鸽舍首要就是干净整洁,每天都要勤打扫。从他的鸽舍也能看出,这是个多爱干净的老头儿——地板亮得能照镜子,几乎每天都用拖把拖一遍。他说:“鸽子就像人,住得舒服,精神状态才好。”

对于鸽子体型的挑选近乎苛刻,他认为,体型是第一关键要素。“鸽子先别上手,装在笼子里看精神头。雄鸽要有武将英姿,雌鸽则要看内涵,眼神要‘狠’。”

至于他自己飞巴林左旗的鸽子,出自李梅龄三号母子的后代,纯正李鸟血统,母本还是汪顺兴系。这样的血统,真可算是“家学渊源”。

他谈到,那时候养鸽讲究循序渐进:第一年飞500公里出成绩才能留下,第二年再挑战千公里,第三年才敢放手去拼超远程。没有捷径,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打磨鸽子,磨练自己。

如今,远程赛事逐渐被短平快的比赛所取代,像罗老师这样执着于超长距离的老养鸽人越来越少。但他依旧乐观,经常和年轻人交流养鸽心得,因为他知道,只有薪火相传,这项运动才有未来。也许,这就是真正的养鸽精神——只为热爱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